{"new":{"new":{"area":"kaifu","articleType":"2","author":"长沙市采购网","basicId":225262,"basicDatetime":"2021-09-24 17:36:38","name":"采购需求公开","articleContent":"一、功能及要求:
为落实市、区关于建设金霞新城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金霞园区在全市空间及产业格局中的地位,指导园区在产业定位、产城融合、空间布局等方面进行提升,以实现金霞园区扩容提质,推动金霞新城建设落地落实,特开展本次规划。
二、相关标准: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3、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
4、《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
5、《长沙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6、《长沙市开福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6-2020年)》;
7、其他相关规划及标准。
三、技术规格:项目包括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及产业发展规划两部分。其中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主要工作内容包括现状分析及规划评估、空间结构体系研究、功能布局及土地利用规划、空间形态塑造、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城市公共空间体系规划、公园绿地系统研究、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城乡统筹规划、规划衔接等工作内容;产业发展规划包括相关案例研究、产业发展定位研究、产业体系构建、产业选择及产业规模需求预测、产业空间布局研究等工作内容。
1、规划范围和层次
本次规划范围南至捞刀河、东北至开福区行政界线、西至湘江,总面积140平方公里,规划人口预计约120万人。其中:核心区域通过规划研究确定。
规划分为两个层次:
总体层面:对金霞新城140平方公里范围内空间发展趋向、产业布局、交通体系、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城乡融合等为进行深入研究,重点对长岳空间与产业对接、长沙市北拓融城、金霞新城在长沙城市空间版图中的定位等问题展开研究。
核心区域:通过现状基础条件及资源禀赋分析,明确新城核心区,对核心区内空间形态、产业导入、业态构成、人口导入、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规划,重点对核心区发展定位、产业布局、业态构成、产业体系及运营模式、项目导入及招商对象、空间形态等内容进行规划。
2、工作内容
本次项目内容包括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及产业发展规划两部分。
(一)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主要工作内容
(1)、现状分析及规划评估
梳理金霞新城用地现状建设情况、交通、生态环境、城乡用地构成、产业现状基础等条件,并从宏观区域角度分析评估金霞新城的区位条件及发展动力,分析现状建设及发展中的优势与劣势。
对金霞新城现有的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开展规划评估,从规划定位、用地结构、产业布局及空间绩效、城市形象、支撑体系等多维角度开展规划评估。
(2)、空间结构体系研究
落实长沙十四五规划要求,科学合理优化金霞新城空间功能结构,优化空间布局方案。对金霞新城进行优化统筹和空间重构,处理好各类公共区域、开敞空间、建筑物等的环境关系,构建能够匹配金霞新城城市副中心形象的空间结构体系。
(3)、功能布局及土地利用规划
综合长沙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阶段成果和开福区发展规划大纲的分析,做好建设用地规模与空间布局的衔接,合理确定用地主要类型、用地规模与比例的关系。重点针对产业定位与产业选择,结合既有规划和用地基础,确保产业可落地、可实施。
(4)、空间形态塑造
重点对金霞新城城市空间轴线、廊道、重要公共中心区域、重要城市空间界面、密度分区、标志性建筑和空间选择等内容进行规划管控,为后续控规编制和项目建设提供依据。
(5)、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全面梳理区域交通环境的发展构架,研究金霞新城现有对内、对外的交通优势,以及交通方面存在的短板与瓶颈,结合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发展方向,提出金霞城市副中心的综合交通规划方案。按照对外对接洞庭湖城市群、对内打造城市副中心级别综合交通体系的要求,统筹布局重大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并辐射带动北部铜官、丁字、茶亭、桥驿、北山发展,进而与湘阴、汩罗联动发展,构建立体便捷的综合交通体系,将金霞打造成为中部对外开放的新高地。
(6)、城市公共空间体系规划
对金霞新城公园、广场、环城林带、生态廊道、城市风廊、河道水系等进行梳理,打造富有特色与魅力、构建金霞新城的吸引力空间。
(7)、公园绿地系统研究
践行“四精五有”发展理念,突出高质量发展要求,构建“公园城市”“森林城市”“湿地城市”绿地空间体系,提升新城人文环境、生态环境和居住环境,实现精致精美、宜居宜业的美丽金霞发展目标。
(8)、城市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对金霞新城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养老、行政服务等各类设施进行系统规划布局,打造“完整社区”,构建自在之城,让城市居民随时随地可以享受到高质量的公共服务。
(9)、城乡统筹规划
全面梳理金霞新城城乡空间,对乡村产业体系进行系统策划与规划,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将城市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延伸至乡村,将乡村美丽风景引入城市,构建无界之城。
(10)、规划衔接
将金霞新城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与现有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等做好衔接,提出规划对接的要素及衔接方式。
(二)产业发展规划主要工作内容
(1)、相关案例研究
对长沙多中心格局进行比较研究,重点对金阳新城、金洲新城、南部新城、高铁西城、高铁新城等新城开展比较研究,重点从规划定位、空间布局、产业定位及主导产业选择、用地规模及结构比例等角度开展比较,为金霞新城发展定位寻求突破和支撑。
对国内外类似区域新城规划建设开展案例研究,重点从空间规模、规划建设模式、产业发展模式与发展路径、城市空间形象等角度开展比较,为金霞新城未来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2)、产业发展定位研究
从园区“一主一特一链一岸”产业定位出发,研判金霞新城产业发展面临的战略机遇,结合园区实际情况,从内河港与国际贸易分工、城市产业升级与物流需求、长株潭腹地功能互动等发展视角,系统分析金霞新城社会经济发展条件,提出发展目标定位,以及具体的产业定位、产业发展规模、产业发展思路与产业发展路径等。
(3)、产业体系构建
研究和借鉴国内外相似区域的发展成功案例,结合金霞新城政策环境,确定金霞新城产业发展方向,梳理总结关键性指标的评分体系,进行详细的产业门类筛选,构建若干主导产业、辅助产业以及市场机会产业共同组成的产业体系。对重点产业进行深入的业态研究,确定适宜各类产业发展的空间类型与业态。
(4)、产业选择及产业规模需求预测
通过内生动力支撑、差异化竞争选择、国内外产业链双循环格局选择等多维角度,通过龙头招商产业名录遴选,合理确定主导产业,建构上下游产业链。
通过对产业链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发展规模预测,合理评估未来产业(链)发展经济规模,并以此判断未来不同类型产业(链)的空间规模需求,以产定城、以产定地,从而合理框定未来各类产业发展的空间规模诉求。
(5)、产业空间布局研究
从区域角度,结合产业集群规模化发展战略,以及产业链在空间上的合理安排,制定产业空间总体布局,明确金霞新城各类产业的建设重点,并针对不同产业类型,制定明确的产业引导政策,以及产业准入门槛等,并提出相应的集聚发展指引。
1、服务期限:6个月,具体以合同约定为准
2、服务期间,项目团队确保及时解决服务需求,项目成果应通过相关评审。
3、服务地点:采购人指定地点。
1、中标方提供的成果应满足相关标准、规范及审批的质量要求;
2、中标方应对采购人的资料进行保密;
3、应提交的成果如下:
(1)、空间发展战略规划
成果形式为A3格式的研究报告及相关图纸,正式成果须提交电子文件光盘2张,纸质装订成果8套。
(2)、产业发展规划专题研究
《金霞新城产业发展规划研究专题》成果报告,提供电子光盘2张,纸质装订成果8套。
六、验收标准:1、本项目按照《关于进一步规范政府采购项目履约验收工作管理的通知》(长财采购[2016]6号)文件的相关规定进行验收。
2、项目验收国家有强制性规定的,按国家规定执行,验收费用由成交供应商承担,验收报告作为申请付款的凭证之一。
3、验收过程中产生纠纷的,如为成交供应商原因造成的,由成交供应商承担验收费用;否则,由采购人承担。项目验收不合格,由成交供应商返工直至合格,有关返工、再行验收,以及给采购人造成的损失等费用由成交供应商承担。采购人可根据项目的验收情况,限定返工期限,连续两次项目验收不合格的,采购人可终止合同,由此带来的损失由成交供应商承担。
付款人:长沙金霞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付款方式:
合同签订后后10个工作日内,采购人付合同金额的30%;
召开初步成果评审会并通过评审后10个工作日内,由长沙金霞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按支付比例向乙方支付规划设计费总额的40%;
乙方提交正式成果后10个工作日内,由长沙金霞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按支付比例向乙方支付规划设计费总额的30%。具体付款方式以签订合同为准。
本项目采用费用包干方式建设,包含在服务实施过程中应缴纳的税费、管理费、保险费(含意外保险)、工作人员差旅和食宿费、财务、耗材等一切与该项目管理有关的费用,投标人应详细计算项目所需的各项费用,如一旦中标,在项目实施中出现任何遗漏,均由成交供应商免费提供,采购人不再支付任何费用。
投标人在投标前,如需踏勘现场,有关费用自理,踏勘期间发生的意外自负。
对于上述项目要求,投标供应商应在响应文件中进行回应,做出承诺及说明